育兒 | 富裕的年代,更要教導孩子正確的金錢觀!
幾天前友人轉述一個場景︰幾個名校就讀財務系所的大學生外出用餐,負責請客的年
輕人忘了帶錢包,一群人拿出信用卡,面面相覷卻付不出帳,原來每個孩子都刷爆了
卡,最後還得向家長求救,朋友講述時,好笑的語氣藏著無奈的心情。
另外一個朋友則抱怨,念五專的女兒每月光是零用錢就要上萬塊,還好父母還挺得住
孩子的花費;可是,有的父母為了家計四處打工,但孩子絲毫沒有儉省觀念,要求名
牌球鞋,辛苦的媽媽不知如何省吃儉用,才存得下這些額外支出?
需知「富裕是一把雙刃劍」,在物資充裕、享受得來容易的年代,任何家庭不需要很
多金錢,就可以把孩子養成驕縱、自私、又缺乏上進心的性格;這一代的孩子生來就
擁有父母親3、40歲才奮鬥來的物質環境,從小被給予得太多的結果,長大成人后往往
只關心自己的需求。如果忙碌的家長沒有一點一滴透過親密關係,灌輸正確的金錢價
值觀,孩子很容易陷入過與不及的錯誤。
「錢」雜誌曾為這一代父母計算過,一個小孩從出生到念國小1年級,動輒花費
一、兩百萬元,栽培到大學畢業,更是1000萬元跑不掉!
分析起來,念公立國小學費雖低,想擠入公立明星學校,就必須早早在明星學校學區
置產,明星國中也是以設籍時間做取捨依據,因此置產時,還得一並考慮國小和國中
學區,以免等到小孩升國中后,還得再遷徙而多花費用。
「錢」雜誌統計顯示,北市國中生7成以上參加補習,家長每個月平均付出4300元費
用。上高中后補習率也達9成,在中學階段補習費幾乎等于正規教育費。坊間補習班的
費用以科別計算,若只有英、數2科,一學期大概要7、8000元。若是全都補,一年近2
萬元,6年下來,12萬元跑不掉。
高等教育是另一個教育支出的尖峰,公立大學學雜費在2萬元到4萬元間,私立大學在4
萬元到7萬1000元間,4年大學要花30到40萬元間,理工科系要50萬元、醫學院更是上
百萬元,這些費用還不包括住宿、生活費。
如果每個階段都要求最好的品質,從小栽培到大,養個孩子恐怕1000萬元跑不掉,有
心栽培兒女的父母,每天都在爲龐大的教育費用頭痛﹗如果子女不為父母考慮,養成
奢侈浪費的習慣,下一代的養育費用,對這一代的家長而言真有如無底深淵。
有一位家境不錯、平常捐輸公益不落人后的家長,卻沒有這樣的煩惱,她的孩子從小
就懂得克制慾望,能自行掌控零用金,只買真正必要的物品。購買衣物也不需求名
牌,這位家長並不以說教方式要求孩子儉省,但從不避諱讓孩子們知道家中用度,每
個月有多少預算,打算存多少?有多少要拿來奉養父母,又有多少要捐給公益團契做
好事,孩子們都知道得清楚。當孩子了解大人的責任與重擔,尚未自立的他們,自然
就把節約自己不必要的開銷,作為體貼雙親的心意。另一方面,自小就讓孩子們了解
父親工作內容,當他們實際體會父親工作的繁勞,便怎樣也不忍心浪費一絲一毫父親
辛勤工作的成果。
窮苦的家庭未必養出節儉的孩子,富裕的家庭也未必教出浪費的下一代,在教育費用
節節高漲的今天,必須從小建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,不僅可以留下更多資源讓孩子接
受教育,而且未來即使不留給下一代萬貫家財,孩子們也會擁有獨立自主的一片天。